王集镇群众正在“爱心中转站”兑换商品。
今日永城报社记者:马倩
储物架上整齐地摆放着面粉、大米、食用油、衣物、厨房用具、小家电、洗涤用品、学习用具等各类物品,琳琅满目,应有尽有……8月31日,走进王集镇“爱心中转站”,记者看到,这里的商品不仅标有价格还贴有分值,顾客也都是贫困户,兑换商品用的不是钱,而是一张张分值不同的积分卡。
扶贫先扶志。为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,树立“以劳动光荣、以懒惰为耻”的思想,2018年11月,王集镇在镇区建立了“爱心中转站”,动员机关干部、正能量模范人物把家中闲置物品通过中转站进行捐赠,同时,接收企业、社会爱心人士的爱心捐助,重点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“两不愁”等基本生存问题,贫困户通过参与公益岗等活动获得积分的方式领取所需物资。据统计,自“爱心中转站”成立以来,累计接收爱心捐款27.5万元,物品8000余件,受益贫困群众达4000余人次。
韩涛是王集镇蔡阁村村民,2017年返乡创办了永城市纳源服饰有限公司,王集镇“爱心中转站”成立之初,他带头捐献了1000件崭新衣物和5000元现金。“贫困群众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,作为王集这个大集体的一员,我希望自己的这份绵薄之力,能够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,助力王集镇扶贫事业发展。”韩涛说。
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王集镇迎难而上、合力攻坚,截至2018年年底,已实现99户贫困户218人稳定脱贫,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。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,我们虽然取得了优异成绩,但是扶贫任务还很艰巨,全镇还有350户贫困户尚未彻底脱贫。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,我们建立了‘爱心中转站’,在有效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难题的同时,进一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,增强其脱贫致富信心,在全镇营造‘脱贫靠自己、勤劳致富光荣’的良好氛围。”该镇党委书记张振英告诉记者。
那么,贫困户如何取得积分呢?据张振英介绍,为充分发挥“爱心中转站”作用,王集镇全面开展爱心积分活动,贫困户可以从庭院卫生、弘扬家庭美德、遵规守法、内生动力、积极配合工作这五个方面获得爱心积分,并由村级评选小组统一打分,从而激发了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“我们成立了评选小组,抽调5名人员组成,其中有3名贫困户和2名村干部,每周按照贫困户评比标准及办法完成积分评选,把积分结果报镇‘爱心中转站’,再由镇‘爱心中转站’负责完成积分结果与积分卡的兑换,整个过程公开透明,让广大干部群众信服。”张振英说。
为便于困难群众凭卡兑换物品,该镇“爱心中转站”依托现有的村级超市在各行政村设立合作点,目前已实现17个行政村全覆盖。位于该镇刘八口楼村的国庆超市是“爱心中转站”的17个村级合作点之一。时值中午,记者走进该超市内,只见置物架上物品种类繁多,不少商品前都贴有“同心筑梦”卡片。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,贫困群众可以通过积分卡兑换商品,所有商品价格均低于普通售价。
目前,王集镇“爱心中转站”已建立健全了捐赠物品的接收、发放、保管等基本制度,对捐赠物品及时做好接收、登记、入库,并进行统一管理,做到品种清、数量明、账目清楚、发放手续齐全,同时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、物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,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。“希望爱心人士捐赠的每一分钱每一件衣物都能化作缕缕阳光、股股甘泉,给贫困群众以无限力量。”张振英对记者说。
责任编辑:王彦秋